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别动不动就紧张,我说真的
 
来自: 发布: lwt
时间: 2017-12-18 00:00 #1





别动不动就紧张,我说真的

01 身体僵硬,容易焦虑,无法放松
你可能陷入了一种弥漫性的紧张状态不知道你是不是个容易紧张的人?容易紧张可能会被我们意识到,有可能并不会被我们意识到。
意识到的时候可能出现在这些时候:
见陌生人
刚入职
考试
在公共场合
当众发言
有压力失眠的时候
工作没完成的时候
……
在这些时刻,我们能意识到自己很紧张,因为往往此时紧张有明显的反应:心跳加速,或者出汗,脸红,颤抖,声音变小,没有底气等等。但还有一些时刻,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紧张,但却身体紧绷,总是处于一种焦虑状态。这些时刻常常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或者独处里。这样的紧张像一种弥漫性的背景,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基调。或许有时我们也会说:某某,她就是一个容易想的多,不放松的人。某某,她就是一个焦虑型的人。某某,她就是比较多愁善感,一有点事就睡不好觉。其实,比起那些显著的紧张,这种弥漫性的作为日常生活基调的紧张,对人的伤害可能会更大。因为它引不起人的重视,更多被当成一种性格特征忽略掉,或者当事人根本意识不到他自己是个容易紧张的人,除非有专家提醒他:你的肌肉很僵硬,你其实一直不放松。所以,这种被忽视的隐性紧张,难被发现和纠正,但却让我们战战兢兢,无法放松地施展自己,享受生活的快乐。

02 为什么我们总是很紧张?
紧张有一小部分原因是跟人先天的气质类型有关,也就是跟天生的神经类型有关。比如抑郁气质类型的人,神经类型为弱型、不平衡型,所以当有刺激过来时,这样的人神经的调节能力偏弱,抗刺激的能力也弱。为了避免刺激对自己造成过强的冲击力,这种人会发展出对应地保自己的方式,容易敏感,草木皆兵,所以会更加容易紧张。但除了先天的差异外,更多的紧张可能是后天造成的。我们来看看,紧张的人都经历过怎样的早年生长环境?
1)互相攻击的家庭氛围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有一种不幸的家庭就是互相攻击型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家庭成员养成了一种互相找对方的缺点、互相找对方的茬,以获取自身存在力量的奇葩相处方式。首先可能是夫妻间的相互贬低与找缺点,相互攻击,互相不满,彼此做彼此的差评师,从来不夸奖对方。后来有了孩子,这种模式蔓延到和孩子的相处里。也有可能,在这种家庭里,夫妻间不存在相互贬低,但孩子是被贬低攻击的对象。言语的暴力像剑一样四处乱射,让人时刻心惊胆战。更重要的是,日复一日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人很难放松,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就触碰到了某个地雷,或者从哪里爆炸了一个炮仗,所以得时刻处于警觉状态。有很多的小孩从小可能就处于神经衰弱、头痛紧张的状态,去找医生看,也检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2)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的父母
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的父母本身无法给孩子提供稳定的、清晰的、可以掌控的信息源。他们自己喜怒无常,情绪像过山车,甚至有的父母经常暴躁发怒,这对孩子来说都是不容易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
在一个瞬息万变的环境里长大,必须时刻放哨,这是生物自动的本能。
所以这样长大的孩子总是提心吊胆,时刻保持警觉,自然容易紧张。
3) 要求超级多,规条比人重要的家庭
有的家庭佷奇怪,家里规矩超级多。父母也不知道是为了追求有教养还是什么,总而言之,家里堆满了大大小小超级多的规条。
大到考试成绩,小到在沙发上坐着的姿势,如何喊人,应该穿什么鞋子,什么衣服,为什么把瓜子皮弄到了床上……但是对这样的父母了解多了,你会发现,这些父母本身就充满了强烈攻击性,规条不过是他们释放攻击性的一个借口。这些父母通常有着严厉的超我,他们严肃、可怕,像警察一样一丝不苟地活在家庭的上方。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是压抑的,没法放松的。人得时刻为规条活着,而不是自由轻松的活着。这样的人长大了一般也容易有张严肃的脸。严肃的人其实也是很不放松的。因为要时刻保持正襟危坐,不然他们体内的教条就会攻击他们。
4)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缺乏安全感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早年有过分离创伤、可能是遭遇过霸陵、可能是父母离异、也可能是父母感情不合。没有安全感的人,通常很难放松。我曾经见过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每天睡几小时的觉,抽很多的烟。可想而知,这样的日子,生活质量堪忧,其实是佷紧绷的状态。但是当事人意识不到这不太正常。
5)自我评价过低的人
自我评价过低的人的紧张是比较显性的,因为这通常跟自卑等因素有关,总会觉得自己差,怕别人发现自己差,因此战战兢兢,不敢放松。以上重点说的几种类型都是容易引起隐形紧张的成长环境,也就是说紧张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并且被当事人认为是一种正常状态。

03 “活得并不轻松”
紧张的人的内心是怎样的?有一个方法,可以很好地帮我们检查自己是否存在隐形紧张:在自己大部分的独处时间里,你能放松下来,还是总是处在一种不放松的状态?你允许自己悠闲放松吗?还是总是焦虑和自我攻击?有很多人的回答恐怕是:并不轻松。我们来看看紧张的人尤其是隐形紧张的人,他们的内心是怎样的。
1)自我攻击比较多。
这来源于严苛的父母和规条太多的家庭遗留下的攻击性。这样的人自我要求会非常高,内化的警察时刻在监督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一有不达标标准,马上实施惩罚,也就是说这样的人对我要求很苛刻。
一个对自我要求很苛刻的人内心就像住着一个战场,时刻在交战。如果我们的内心是一个家的话,这样的人没法给自己营造一个舒适的内心氛围,他会把内心的家搞成审判场,断头台,虐待场,时刻挥舞着大刀、铁锤和小皮鞭。
2) 对外界不信任感很重
紧张的人很难真心依赖别人,他们往往把自己缩起来或者佷强势,本质上都是无法跟世界构建和谐放松的关系。他们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可能是强与弱的关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不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另外不信任还表现在对外界态度的负面推测。比如一些人在新场合或者见陌生人时总是容易紧张,是因为他们最先对人的基本假设都是不够友好的,默认为可能别人都是不喜欢他们的。这些一闪而过的假设往往来源于早年经历,却时刻在左右着我们的行为。严重不信任别人的人会对人群充满恐惧或敌意,活在一个闭塞的套子里,封闭自己。
他们对内压抑自己的需求造成紧张高压,其实像一个密闭的瓶子,充满爆炸的危险。
3)容易焦虑
有的人总是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没法让自己静下来,他们心浮气躁,坐立不安,总觉得自己的状态不够良好,还有很多未完成的事一样。这样的人很明显也是处于迷茫性的紧张状态。焦虑状态的人本身的节奏是被破坏了的。每个人天生的那种可以跟人和物建立深度链接的能力,他们是没有的。他们只能跟事物和人建立比较浅的关系,通常这样的人做事都比较“功利”。也就是把自己工具化,比如:一个人整天在学习,但其实她根本不爱学习。一个人整天在相亲,但其实她根本找的不是爱,而仅仅是一个适合结婚的人。一个人整天在加班,但是他并没有自己的兴趣和事业,上班只是为了挣钱。
这些人为着一个个的“社会目标”在忙碌,唯独没有他们自己。
他们缺乏跟人和物的深度链接,所以经常惶惶不安。 其实社会是佷容易浪费人的,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和社会缺乏足够的认识,把自己完全贡献给了社会的话,也就是完全把自己功利化,工具化。现在很多人陷入焦虑、抑郁的边缘,就在于过度的把自己市场化了,按照市场的价格一次次地售卖。他们过于低估了自己的潜力,也过于相信了社会给他们打的价格。每个人都是无价的,只有充分尊重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去爱真正爱的人,一个人才能跟这个世界建立深度链接,从而踏实地站在大地上,而不用每天过的过于紧张。有时候,紧张是因为你太浮躁了,浮躁是因为你太功利了。
4)太过于控制自己
很多人按照应该法则活着,所谓的应该就是早年内化的外界的规条。比如每天应该完成多少任务,每天应该写几篇文章。不应该贪玩,不应该浪费时间,不应该怎么怎么着。这些人管束自己就像管束一个劳工,自然容易紧张。遗憾的是这些人经常拖延。我怀疑拖延是现代人发明的一个概念,也就说有控制,才有拖延。如果一切本来就是顺其自然的话,哪来的拖延。遗憾的是,我们完不成任务的时候,又开始攻击自己,并且还给自己弄个病:拖延症。控制、拖延状态的人肯定紧张。

04 生活不是战场,而是一段时光
如何缓解并走出紧张?
1)停止自我攻击,学会享受生活
很多人对生活有苦大仇深的认识,认为人要取得成绩、活的幸福必须要自己虐待自己,比如要勤奋、头悬梁,锥刺股,不睡觉看书,不吃的苦中苦,不能做人上人。所以很多人是不敢让自己轻松快乐起来的,这跟文化因素有光,毕竟文化典故里就有很多这样自虐上进的模范示例故事。很多家长也信奉苦大仇深的家庭教育,把一切吃苦都渲染的像美德一样。苦大仇深教育得太多,我们的灵魂会对轻松快乐持怀疑态度,好像这是不应该的一样。是的,我们太不敢让自己放松了,太不敢让自己轻松快乐了。如果让自己轻松快乐一次,除非取得了什么成绩,不然必须用加倍的十倍的攻击来弥补过来。
在这里,我想说,停止自我攻击吧。只有让自己轻松舒服了,才能让自己真正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实现高效生活。而不是反着来,让生活本末倒置。
2)尝试信任别人,在依赖中柔软下来
很多紧张型的人攻击性很强,他们不擅长与人合作,对人的信任度低,或许他们习得了过多的竞争性的关系习惯。对于这些人可以尝试去信任别人,而不是打败别人,或者竞争过别人;学会依赖别人,而不是过度防御自己的脆弱。当我们在环境中建立可以依赖的关系时,我们就会放松下来;当我们的脆弱有了安放之地,我们就不再那么恐惧。所以,多尝试去和生活建立信任的关系。
3)减少对自己的控制,扔掉不必要的应该法则
为着“应该”活着的人,会把自己搞丢。一个把自己搞丢的人,必定六神无主,惶惶不可终日。人只有不控制自己,才会有闲下来的时间。让自己慢下来,跟世界建立深度的链接关系,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最后,生活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比拼的和攀比的,它不是战场,而是一段时光。愿你好好享受生活,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尊重自己,放松下来。


[ 本文章最后由 lwt 于 2017-12-18 10:55 编辑 ]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心理咨询中心 2006-2015 鲁ICP备120308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