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神工来自忘我境界 ——关于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没有绝对的稳定性,但提高注意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效率。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人的注意长时间地稳定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如上课时专心听讲,注意力就会稳定在老师的讲课上。当然,严格说来,注意的稳定性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任何人都无法使自己的注意永远稳定在某个对象上。
一般地,单调的活动就往往会降低人的注意力,而活动多样化,并且不同的活动交替进行,或者不断出现新内容,就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持注意的稳定性,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在培养自己的注意稳定性的同时,要注意避免注意分散的现象,加强抗干扰能力。
梓庆是古代一位木匠,他擅长砍削木头,制造一种当时常用的乐器——鐻¹。
梓庆制作鐻的手艺非常高超,看到的人都惊叹不已,以为是鬼斧神工。鲁国的君王闻听此事后,召见梓庆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制成鐻的?”
“我是个木匠,谈不上什么技法,”梓庆回答说,“我只是体会,在做鐻时,从来不分心,而且实行斋戒,洁身自好,屏除杂念。斋戒到第三天,不敢想到庆工、封官、俸禄;到第五天,就不把别人对自己的非议、褒贬放在心上;到第七天,我已经进入了忘我的境界,此时,心中早已不存在晋见君王的奢望,给朝廷制鐻既不希求赏赐,也不惧怕惩罚。”
梓庆把外界的干扰全部排除后,才进入山林中,观察树木的质地,精心选取自然形态合乎制鐻的材料,直至一个完整的鐻已经成竹在胸。这个时候他才开始动手加工制作。“否则,我不会去做!”梓庆说。在向鲁王详细介绍制鐻的过程后,他继续说:“以上的方法就是用我的天性和木材的天性相结合。我的鐻制成后之所以能被人誉为鬼斧神工,大概就是这个缘故。”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相成就任何事情,都必须执着、专一、忘我,也就是把注意力稳定在注意对象或所从事的活动上。就向凸透镜把光线聚在一点上,能产生巨大的热量,甚至引起燃烧,没有高度的注意稳定性,几乎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做的很好。
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上的时间。人在感受某种事物时,注意很难长时间的保持固定不变。如果把一只表放在离人一定距离的地方,使他刚能听到表的滴答声,这个人回时而听到表的声音,时而听不到;或者感受到表的声音时而强、时而弱。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称为注意的起伏。
注意起伏的一个周期可以分为一个正时相和一个负时相。正时相表现为感受性提高,负时相表现为感受性降低。起伏的速度在人与人之间、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每次起伏的周期平均约为8-10秒。注意的起伏与感觉器官的适应有关。现在神经生理学家提出新的假设,把注意的起伏和有机体一系列的机能变化联系起来,认为是动脉血压、呼吸的节律性、一定类型神经元的节律性的机能作用的结果。
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种活动上的时间。它并不意味着注意总是指向于同一个对象,而是注意的对象或行动有所变化,但人对整个活动仍保持着注意。比如在学生上课过程中,可能既要听讲,又要看黑板、记笔记等,但注意力始终保持在上课这一活动上。
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散是由无关刺激的干扰或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而引起的“分心”、“走神”现象。无关刺激对注意干扰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刺激的特点与注意对象的关系。实验证明,与注意对象相类似的刺激比非类似的刺激干扰作用更大;同样的无关刺激,对知觉的影响小,对思维的影响大;在知觉过程中,视知觉受无关刺激影响小,听知觉受无关刺激影响大。
此外,使人发生兴趣的或强烈的影响着情绪的刺激,也会引起注意的分散。但这并不是说任何附加刺激都会引起注意分散,相反,隔绝外界的一切附加刺激,要想保持稳定注意也是很困难的。因为缺乏外界刺激,大脑皮层难以维持较高水平的兴奋,要保持注意就非常困难。所以,有时微弱的附加刺激不但不会减弱注意,反而会加强注意。
①鐻 jù < 名> 古代的一种乐器,夹置钟旁,为猛兽形,本为木制,后改用铜铸。
[ 本文章最后由 xiaofei 于 2006-11-30 16:1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