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的心理暗示会在不知不觉中剥夺我们的判断力,对我们的思维形成一定的导向。
暗示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同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特殊的符号,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是他人接受暗示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方式活动。暗示只要求暗示者接受一些现成的信息,并以无批判地接受为基础。暗示不需要讲道理,而是靠一种提示。
比如美国有一种戒烟电话,当一个人烟瘾上来难以抑制时,就可以拨打一个特定的号码,接通后话筒里就会传来叫人难以忍受的气喘声和咳嗽声。这就是使用暗示方法帮助人打消烟瘾,最后得以戒烟。
暗示可以是语言的、行动的、表情的,也可以是某些符号。
如商场的橱窗里经常摆放一些穿着时令服装的塑料模特,你看到了,这就是对你的符号暗示,暗示你“这件衣服多漂亮啊,快买吧”;当你看到一些人在商场里选购这些衣服,你又获得了一种行为暗示;而有人买完衣服后还赞不绝口,说是物美价廉,这又给你传递了语言暗示。
这些符号、行动、表情和语言,虽然没有直接地“号召”你去买衣服,但是通过含蓄的、间接的暗示方法达到了这种目的。
关于心理暗示,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早有认识。
有一次,学生们向苏格拉底请教怎样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他用拇指和中指捏着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集中精力,注意闻空气中的气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有哪位同学闻到苹果的气味了吗?”有一位同学举起手站起来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
“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 苏格拉底又问。同学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苏格拉底再次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闻一闻空气中的气味。”回到讲台上后,他又问:“大家闻到苹果的气味了吗?”这次,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
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位学生都闻一闻苹果。回到讲台后,他再次提问:“同学们,大家闻到苹果的味儿了吗?”他的话刚落,除一位学生外,其他学生都举起了手。那位没举手的同学左右看了看周围,慌忙也举起了手,他的神态,引来一阵笑声。
苏格拉底也笑了:“大家闻到了什么味?”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香味儿!”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可是这是一枚假苹果,什么味也没有。”
苏格拉底的学生们之所以“瞪着眼睛说瞎话”,是因为受到了他的暗示。他暗示这是一个真苹果,有着苹果诱人的芳香,而他的学生压根没想到,这根本不是苹果!苏格拉底就是要通过暗示来考察他的学生们是用自己的感觉来判断,还是盲目听信别人。
心理暗示现象在人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暗示每天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比如,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道新菜上来,尝一尝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殊滋味,等主人详细介绍之后,你才渐渐体会到菜的新奇和特殊来。
再比如,有一天同事突然说:“你的脸色不太好,是不是病了?”这句不经意的话你起初还不太注意,但是,不知不觉地,你真的会觉得头重脚轻,浑身隐隐作痛,似乎自己真的病了似的。最后,因为太担心,你到医院一番检查,当权威医生向你宣布“没病”之后,你顿时觉得浑身轻松,充满活力,病态一扫而光。这些现象初看起来似乎不可思议,其实,这都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
那么,人为什么会不自觉地接受各种暗示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对一个人进行决策和判断的心理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而做出的。这样的决定和判断,我们称其为“主见”。一个“自我”比较发达、健康的人,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有主见”、“有自我”的人。
但是,人不是神,没有万能的自我、更没有完美的自我,因而“自我”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对的,也并不总是“有主见”的。“自我”的不完美、以及“自我”部分的缺陷,就给外来影响留出了空间,给别人的暗示提供了机会。
暗示作用,在本质上就是用别人的智能,代替或者干脆取代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当然,其本质很少能被暗示者意识到。这些心理过程通常都发生在潜意识,也就是发生在不知不觉中。
暗示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接受积极的暗示,会使我们朝好的方向转变,对我们是有益的,就如上文中的例子;相反,消极的暗示则会对我们有害,比如一些包含错误观念和消极情绪的暗示等。
[ 本文章最后由 wf 于 2007-4-11 15:53 编辑 ]